新华社记者谢建雯
天刚泛白,甜蜜事业在六盘山山脚下,智慧助蜂造马勇养的养蜂数百万只中华蜜蜂直奔大山深处。打开手机上的农酿“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他对这些“小家伙”的甜蜜事业出勤率了如指掌。
“以前每天都要去蜂场看看,智慧助蜂造现在有了智慧蜂场,养蜂一个月去两次就行。农酿”这位家住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镇下桥村的甜蜜事业蜂农说。
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智慧助蜂造且植被覆盖率高,养蜂野生蜜源植物种类丰富,农酿是甜蜜事业养殖中华蜜蜂的优质天然蜜场。
作为当地兴农富农的智慧助蜂造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养蜂泾源县以科技创新推进中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智慧蜂场大数据分析展示系统”、打造高质量蜜源等方式,试点智慧养蜂、“云养蜂”,帮助蜂农酿造这份“甜蜜事业”。
马勇所在的宁夏天沐蜂业智能养蜂示范基地里,200个蜂箱散落在半人高的花草中。一个小风扇、一块小“电热毯”、一个监控摄像头……这是每个蜂箱上的标配,也是马勇“云养蜂”的法宝,一旦蜂箱出现异常状况,他在手机上就能观测到。
“过去挨个开箱检查,一箱至少6分钟,一早晨最多检查30箱。这么大个蜂场至少3个人管理,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搞定。”马勇说。
据泾源县科技局局长冶宝平介绍,融入科技元素是中蜂产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品种选对了、蜂农会养了、蜂产品卖上好价钱了,农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也就有了。
截至2021年,泾源县培育稳固养蜂户1200多户,蜂群数量达到3.5万箱,年产蜂蜜约30万公斤,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养蜂大户冶连荣告诉记者,过去蜂王要花钱从外地引进,现在已经实现自主培育蜂王,并免费发放给蜂农;过去蜂农土法养蜂,蜜蜂伤亡大,蜂蜜产量低,现在科学养蜂,蜜蜂存活率和产出率均在增加……“大规模养殖离不开科学饲养。”他说。
当前泾源县产业技术研究院从蜜蜂的全生命周期、蜂蜜的全产业链出发,进行研发探索,目前已加工有蜂蜜、蜂王浆、蜂蜜醋、蜂花粉等15种产品,正在逐渐覆盖更多消费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