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家上市航司的手心手背财务数据看,国航系航司的都肉到深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除了行业持续大面积亏损的国航股山个轮影响外,没有获得增资,出手也是欲控重要原因。近日,航下航国航有了大动作。手心手背
5月30日发布《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都肉到深提示性公告》,称正在筹划取得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航集团”)的国航股山个轮控制权,并进而取得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航股份”)的出手控制权。
公告称,欲控该事项目前处于商议阶段,航下航公司与交易对方尚未就该事项签署任何交易协议,手心手背该事项的都肉到深具体方案目前尚在筹划中,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国航股山个轮
截止公告披露日,中国国航持有山航集团49.4%的股权,山航集团为中国国航的联营企业,中国国航及山航集团分别持有山航股份22.8%及42%的股份。
这件事情可能已经筹划了一段时间了。民航专业人士林智杰表示,对于地方航空公司的增资,需要有一个过程,时间也不会太短。“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注资,是现金还是土地房产飞机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关于股比的问题,是需要股东双方共同商量协调来推进的,这个沟通协调的过程应该是要有的。”
山航亏得快
B股上市的山航,2021年底已经资不抵债,戴上了ST的帽子。2022年一季度,山航资产负债率攀升至107.01%。
从财务数据看,山东航空的日子确实很难。山航今年一季度营收20.33亿,同比减少18.56%;归母净利润-13.32亿,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59.48%,相当于每天亏1480万。
在资产负债率方面,截至2021年底,山航资产负债率高达102.81%,净资产已经是-9.177亿元。
山航的股份情况有些特殊。目前,山航B的主要股东为山东航空集团和中国国航,其中山航集团持股42%,国航持股22.8%。而在山航集团众多股东中,国航是单一最大股东,占其49.4%的股份,其余股东则均来自山东,这些山东方面股东的股份加在一起是绝对控股。
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年初,相关股东方已经开始为山航的增资进行尽调,国航方面也希望通过此次增资,进一步实现对山航的绝对控股。
国航要实现控股山航的目标,前提是要和山东方面多方股东达成一致。从中国国航发布的公告看,双方的协商应该是有一定进展了。但最后结果,还要看山东系各家股东的态度,其实背后也就是山东省政府方面如何决策。
深航亏得多
国航旗下另外一家嗷嗷待哺的航司——深圳航空,日子也有点难过。
从财务数据看,三大航的子公司中,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家公司的情况:山航亏损扩大速度较快,深航亏损额较大。
深航今年一季度营收29.19亿,同比减少28.26%;归母净利润-15.95亿,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43.66%,相当于每天亏1772万。
这次如果国航成功控股山航,山航获得增资,对缓解山航目前的困局肯定大有帮助。但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不是接下来该拉一把深航了?
2022年一季度,深航的资产负债率也达到98.75%,虽然比山东航空略好,但也已岌岌可危,较2021年年末上升2.50个百分点,已经逼近警戒线。
深圳航空是国航绝对控股公司,持股51%。
深圳航空的第二大股东——深国际全程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由深圳市政府在香港上市的旗舰企业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从事物流策划、物流营运、供应链管理、电子化物流服务及战略投资的现代物流企业。
2021年初,深圳航空就曾提出要筹划股东增资,而深圳政府方面也有意增资。目前状况下,如果国航不增资,将可能失去对深航的绝对控股。
在母公司自己也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如何权衡,国航可能也在纠结,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地方政府的态度。
民航专业人士林智杰表示,国内的中型航空公司一般有两种股权的模式。“一种是三大航控股,主要定位就是要为股东贡献更多的利润,和大股东有更多更深度的业务协同,比如在机队规划,在航线网络,市场营销等等方面,从而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另一类型就是由地方政府控股的,能够更多的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扩大机队规模,开通更多的国际,洲际的航线,包括国内的政策性航线。”
他表示,“并不是说航空公司控股的就不要地方发展,也不是说地方政府控股的就不要利润和效益,只是方向会有所侧重。” (新浪财经 刘丽丽)